首页 > 视听阅读 > 出版精品 > 经典重读
《玫瑰的名字》:玫瑰芬芳依旧
2016-03-22   来源:      [ ]

董强


玫瑰之名

《玫瑰的名字》[意]安伯托·艾柯 着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3


  安伯托·艾柯以他百科全书式的丰富学识,在各种着作中启发人们思考,引导人们在历史与现实中穿越,并时刻保持理性清醒和批评意识。艾柯的身份是多重的,有人甚至将他视为意大利唯一可以与达·芬奇媲美的全才。但他首先是一名符号学家。而且,与其他符号学家不同的是,艾柯还是一个善于虚构的小说家。这使他拥有数量更多的读者,并因为电影改编而具有更为广博的群众基础。他的虚构作品有好几部,《傅科摆》《昨日之岛》等都是佳作,但真正令他蜚声世界的作品非《玫瑰之名》莫属。

  《玫瑰之名》(一译《玫瑰的名字》)成书于1980年。出版商的最初目的是想请一些学者创作一批侦探小说。艾柯选择了中世纪作为故事的背景。起先,艾柯起了《修道院罪行》这样一个直白的侦探小说题目,中途又想以叙述者阿德索·德·梅尔克的名字作为题目,结果连出版社也不干了,认为这样一个题目会让作品毫无销路。后来,终于找到了《玫瑰之名》。关于这个题目,国内有一种说法,是来自莎士比亚的诗行:“纵有一千种名字,玫瑰的芬芳依旧。”但根据艾柯本人的说法,源自一位12世纪本笃会僧侣:“鲜艳的玫瑰仅以其名存世,我们仅可拥有其名。”而最终让他用了这个名字的理由是,“玫瑰是一个充满各种象征意义的形象,其意义如此繁多,以至于最终完全失去了,或几乎失去了象征意义”。这段话可以启发我们更好地理解该书。另外,中世纪有一部着名的文学作品叫《玫瑰传奇》,也是取名参考的因素之一。由于涉及大量的中世纪神学、哲学等非通俗的内容,最早的意大利语版出版时只印了4000册,然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这本书已成为全球畅销书,拥有多种语言的译本。最早的中文版译本于1987年面世,距离今天已近30年。

  事实上,《玫瑰之名》的成就在于它远远超出了侦探小说范畴。如其作者在理论与批评着作中所强调的,它提供多重的阅读角度,是一部真正的“开放的作品”。我们当然可以在推理层面上进行阅读。主人公威廉·德·巴斯克维尔的名字本身,就影射福尔摩斯探案中的《巴斯克维尔的猎犬》。书中一开头,威廉就以高超的推理能力,让叙述者——他的弟子阿德索深表佩服。接下来每一次离奇的死亡,都被威廉以理性推理解释清楚。阿德索与威廉的关系,活脱是华生与福尔摩斯的翻版。整个作品的结构建立在7章之上,对应7个死者,故事引人入胜。然而,由于作品涉及大量的历史背景、文学借鉴,以及现实讽喻等等,它的理解方式可以是极其多样的。人们往往津津乐道其中的图书馆的构建,因它是对整个世界的影射,也是对博尔赫斯的致敬,它几乎是博尔赫斯的巴别塔图书馆的翻版,而且,图书管理者是个年老的盲人,名字都与博尔赫斯一样。同时,叙述者是一个初涉世事的年轻人,跟随一位师傅,在修道院历练,还遇到生平唯一的一次爱情,从而完成了自己的情感教育,所以,这部小说同时也是一部启蒙小说。由于书中有大量的哲学与神学思考,《玫瑰之名》可以说也继承了伏尔泰的哲学小说传统。威廉在书开头的推理,既令人想起福尔摩斯,也让人联想到伏尔泰的《查第格》的开篇。另外,作者在书中运用了许多新奇的技巧,大大提高了阅读的趣味。比如专为修道院配的图,以7为单位的严谨结构,语言上的巴洛克风格,等等。在每个章节之前,艾柯还采用了一个类似中国章回体小说的做法,将每章内容进行高度浓缩,用几句话作为提纲挈领的小标题。小说家格非曾对此表示浓厚兴趣,认为这是这本厚厚的、内容并不通俗易懂的书能够持续保持吸引力的重要原因。他甚至细心地注意到,艾柯仅在唯一的一章中,没有采用浓缩故事内容的小标题,因为那是全书最重要的一章,唯有保持神秘,才能保持对读者的吸引。

  其实,时隔30余年后,《玫瑰之名》之所以依然魅力无穷,是因为在它的多重阅读可能性之中,贯穿着一种真正的人文和科学精神,一种对理性、对知识的无限信任。威廉·德·巴斯克维尔的真正导师,是13世纪的着名僧侣罗吉尔·培根。按照法国19世纪以研究科学史出名的作家费吉尔的说法,罗吉尔·培根是整个中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是当时全欧洲最广博、最全面的天才。他崇尚科学实验精神,不满足于逻辑推理。尤其对于光学仪器、光的折射原理等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玫瑰之名》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具,就是威廉使用的放大镜,成为他解读神秘书籍的重要工具。颇有意味的是,威廉传给他弟子阿德索的唯一纪念品,就是一个放大镜。而罗吉尔·培根就是这种放大镜的发明者。

  1993年,艾柯首次来中国,他从广州出发,到西安、乌鲁木齐等地旅行,感受丝绸之路,并在北京大学作题为《独角兽与龙》的讲座,与中国学者对话。2007年,他再度访问中国,受到媒体和读者的欢迎。他的过世,是当今文化界的一大损失。进入21世纪之后变得更为复杂的世界,从此失去了一双睿智的、时刻带有放大功能的观察之眼。谨以此文,表达对这位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就伴随中国知识界和文化界的大师的深深敬意,愿他在精神世界里得以追溯到玫瑰之名的源头,找回鲜艳的玫瑰花。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3月22日

更多资讯请登录
旧站回顾:广电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