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阅读 > 出版精品 > 新书点评
罗马故事,现实的回响
2016-10-20   来源:      [ ]

李月敏


罗马故事

《罗马故事》 [意]阿尔贝托·莫拉维亚 着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7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意大利虽然只是被划为纳粹德国的“仆从国”,受到的惩罚远不如德国严重,但全国的经济早已因为延绵的专制和战争而奄奄一息。战后初期的意大利几乎沦为废墟,人民陷入赤贫。不过,意大利的运气也相当好,随之而来的冷战令意大利成为“马歇尔振兴欧洲计划”的最大受益国,从1947年到1951年短短的四年间,竟有多达十二亿美元的资金从美国源源流入,意大利的经济也得以缓缓复苏。《罗马故事》里所描绘的罗马城及其周边地区普通人的生活,就发生在这个经济刚刚起步的时期。

  在莫拉维亚的作品中,《罗马故事》是一个全新的尝试。起初,这些故事发表在《晚邮报》的专栏里,1954年,意大利老牌文学出版社蓬皮亚尼出版社决定将它们结集出版,由于这些故事讲述的都是罗马及其周边地区普通人的故事,便命名为《罗马故事》。在当时的罗马人看来,莫拉维亚写的可不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甚至是邻居家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有街头的流动商贩、理发师、清洁工,也有小资产者,他们有的困在物质匮乏的泥沼之中,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有的生活已经得到改善,甚至挣了大钱,烦恼已不再局限于物质层面。一个个故事串起来,构成了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人间喜剧。

  第一篇《狂热者》,令人读来惊心动魄,却又耐人寻味。一名出租车司机载两男一女去海滨浴场,没想到这些人竟是计划劫车杀人的匪徒。途中,一名男子不断和女人调情,两名匪徒产生分歧,结果,虽然他们依计划动了手,也鸣了枪,却因为争吵而丧失了打劫的勇气。于是,出租车司机揣着揩油的心思,趁机载着女人回罗马,不料女人耍滑头,他的小心思也落了空。最后,司机气急败坏,却也只能老老实实地载上下一个客人,往目的地驶去。

  《再见》则带有宿命的味道。一个刚刚出狱的年轻人,在和监狱长告别时激动地说:“再见了,监狱长先生。”这句话仿佛预言,为他接下来的路径判了刑。回到家以后,由于家人的冷漠,以及心中对于坐牢的不平,他在满腔的冲动中去找做假证的朋友寻仇,于是在短短半天之内,便又回到了监狱。在《罗马故事》描写的底层人中间,犯罪和监狱,几乎是他们生活的关键词,正如法学家约翰·列维斯·齐林所说:“失业可以引起道德的堕落,往往因而构成犯罪。”在底层挣扎的人们,为了微薄的利益,已经无暇顾及道德的约束。《罗马城的恐怖》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为了一双鞋子而不惜去杀人的故事。一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每日靠做零工糊口。夏天到了,他脚上的鞋子几乎烂成了拖鞋,拥有一双新鞋成为他的执念。在过夜的地下室里,他认识了一个小伙子,对方心心念念,想要拥有一支笛子。两人一拍即合,决定晚上到情侣们约会的公园去敲诈。鲁莽的人总是容易失去行动的方向,他们的敲诈在不觉间演变成了抢劫,由于对方不从,他们干脆拿活动扳手砸了那人的后脑勺。然而,抢到的鞋子并不合脚,二人之间也一言不合打斗起来,惊动了警察。他们双双进了监狱。

  在经济起步的时期,意大利的电影工业也发展起来,许多出身贫穷的姑娘做起了明星梦。《试镜》就是对这一现象最真实的描写。“我”是一名摄影师,朋友塞拉菲诺是企业家的司机。一天,塞拉菲诺认识了两名一心要当演员的女孩儿,她们声称自己出身律师家庭。为了约她们出来,塞拉菲诺吹嘘自己是企业家,“我”是制片人。四人见面不久,话题就直奔试镜,“我”为了推脱,便谎称自己要找的是下层社会的女工,而不是她们这样优雅的女孩儿。急于当演员的女孩儿当即承认,她们本来就是普通的女工。《一脸坏相》也是一个关于试镜的故事。“我”相貌丑陋,在邮局做着一份分拣包裹的工作。漂亮的瓦兰蒂娜是“我”的同事,她对“我”嗤之以鼻,说“我”长得“一脸坏相”。一天,一名顾客给了瓦兰蒂娜一个试镜的机会,“我”陪她前去,不料剧组正缺少扮演坏人的演员,当即把我留了下来。从此,“我”成为了万年配角,而怀抱演员梦的瓦兰蒂娜则嫁了一个普通人,过起了平凡的日子。

  在对小市民生活的刻画上,《罗马故事》中的许多篇目都令人哑然失笑。在《老混蛋》里,主人公是一名外形俊朗、以拥有吸引女性的魅力而自豪的理发师。一天,理发店里来了一名修甲女工,“我”成功地吸引到了她的注意力,但也不免担忧,已跨入五十岁门槛的自己对她来说太老了。一个周末,“我”约这名姑娘去海滨游泳,因在乘火车时与人发生争执,对方愤愤地骂了“我”一句:“老混蛋!”这无心之语在“我”心里生了根,而姑娘无意中的反应也让“我”认定,她也嫌“我”太老了。于是,“我”竭力疏远了她,从此陷入了对年龄的惶恐之中。几个月后,姑娘突然与一名比“我”还要年长、且相貌极其平庸的理发师订了婚。“我”的心顿时释然了,原来在别人眼里,自己并不算老。于是,“我”又重新打扮得风流潇洒,注意起街上的女性来。

  人们经常谈到,莫拉维亚的叙事方式是电影拍摄方式。在《罗马故事》里,电影的特征尤为突出。这六十一则短篇,仿佛是用肩背式摄像机拍摄的六十一幕情景剧,哪怕拍摄时有些许颠簸,却也总是紧跟人物和场景,竭力以客观的角度进行拍摄。但说到这些故事的现实意义时,莫拉维亚曾多次提醒:他的这些故事并不是直接重温五十年代罗马的现实生活,而是进行了文学的过滤,是为了把现实变成文学的写真。《罗马故事》的这种写法或多或少地为五十年代意大利电影提供了文学素材,成了电影创作的源泉之一。在那个年代,意大利本土电影都着力表现对现实的抨击,其中有许多剧本都依赖于莫拉维亚短篇故事提供的滤色镜,诸如有关心灵美好的穷人或小混混的电影,居民住宅区的电影,周日下午休闲的电影,到奥斯蒂亚海滨去游览的电影,等等。《罗马故事》本身仿佛就是作为电影剧本而推出的。事实上,在出版后第二年,贾尼·弗兰乔利尼就把其中一个短篇改编为同名影片。在那个年代,这类电影的演员阵容很奢华,尤其是托托和德·西卡,他们主演了《妈妈一词》。

  1990年,在去世前的几个月,莫拉维亚接受了作家阿兰·埃尔坎的采访,讲述自己的一生。没错儿,这个埃尔坎,就是花边新闻上经常出现的菲亚特集团的继承人之一,拉波·埃尔坎的父亲。两人是多年老友,这次访谈后来以《莫拉维亚的一生》(LifeofMoravia)为名出版,成为我们了解莫拉维亚最权威的指南。

  在访谈中,莫拉维亚说,“一个伟大的作家”无须一定是个“最好的作家,但他一定是成功地以其作品真实展现大量社会现实的作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罗马故事》的作者莫拉维亚不愧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虽然经过了文学的过滤,《罗马故事》依然是那个逝去的时代的“见证”。六十一个短篇都是以第一人称“我”叙述,同时这个“我”又是故事的主角,与故事内在地联系在一起。讲故事的“我”,并不是居高临下地安排这些发生在二十世纪中期罗马的小小的人间喜剧,他是以不同的面貌和时间展现这些人间喜剧,有多少个故事,就有多少个“我”。

  《罗马故事》从初版问世至今,已有六十余载,如今重新拜读,平添一种非常复杂和奇怪的感触。莫拉维亚描述的那个时代已经远去了,即使在中国,现实的生活也并不能与那个时代匹配。然而,莫拉维亚用鲜活的文字和冷静的笔触对人物和事件所进行的描写,依然会让人感悟到,即使在今天,《罗马故事》里依然激荡着现实的强烈回声。他笔下的出租车司机、做明星梦的女孩儿、争抢地盘的小商贩、溺爱孩子的母亲,依然活在报刊上、电视剧里,乃至你我的身边。那个时代业已成为历史,而文学犹存。这六十一个简单、朴素、明亮的故事得以穿越时间,延绵至今,用冷漠和优雅,诉说着生活的点点滴滴。


来源:中华读书报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12日

更多资讯请登录
旧站回顾:广电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