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阅读 > 出版精品 > 新书点评
一梦三十年 跨世纪的“慢出版”工程
——《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诞生记
2017-06-09   来源:      [ ]


谈炜萍


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

《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  董宏猷 着  二十一世纪出版集团  2016.1


  2016年,对于中国儿童文学来说,是非常值得纪念的一年。

  这一年,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了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中国儿童文学作家首次获得世界上最具权威的儿童文学大奖。

  这一年,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组织举行“儿童文学的潮流——井冈山儿童文学创作出版研讨会”,对中国原创儿童文学30年进行了回顾、总结,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这一年,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持续升温,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其中,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推出的《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成为最大的亮点之一。该作品是着名儿童文学作家董宏猷继30年前《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之后又一着力刻画孩子梦境的梦幻现实主义力作,几乎包揽了2016年各大图书推荐榜单和相关童书奖项:2016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2016总局向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读物,2016年桂冠童书奖,《中国教育报》教师推荐十大童书,中国版协2016年度30种好书,2016年“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等等。这部作品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它来自时间土壤的长期孕育和时代风气的适时催发。


  三十年追梦成就梦幻奇书


  30年前的1986年,在庐山举办“新潮儿童文学”研讨会期间,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社长张秋林与儿童文学作家董宏猷一拍即合,决定共筑《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借助100个4至15岁不同背景、不同民族中国孩子的梦境实录,反映儿童真实的生存状态与心理现实。作家潜心写梦,出版家着力催梦。这部梦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出版后,随即引起巨大社会反响,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诸多荣誉。

  30年后,当中国梦成为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主旋律之际,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社长张秋林意识到,中国梦并非是虚无缥缈的愿景,而是中国百姓实在的希望与追求,也是孩子们最本真的渴望与表达。孩子的梦想与憧憬正是中国梦之根之源。出版当为时而作。张秋林社长再度向董宏猷抛出橄榄枝,希望与董宏猷再续前缘,创作《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董宏猷欣然回应:这一天我等了30年!

  为了促进董宏猷的创作,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特组成“梦之队”编辑团队,陪同董宏猷先后深入浙江、江西、湖北、陕西、山西、青海、甘肃、宁夏乃至非洲等地采风,并与作者一起在一个偏僻山村闭关,排除干扰,全面协助作者创作。得益于这种“编创深度结合,互助共谋,催生精品”的全新编创模式,作者与编辑攻克诸多难关,按计划高质量完成了《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的创作。

  《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相比30年前创作的《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有质的飞跃,虽然都是写4到15岁孩子的梦,但却是近30年时代的映照,不仅有中国内地的孩子,也有海外华人儿童,还有外国孩子,这么多孩子的中国梦,具有广博的世界情怀;作者是以100个孩子的梦境为载体,将中国梦艺术化、个性化,作出了符合儿童心理的真实表达,着力表现当代儿童丰富多彩的心灵世界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两部“梦幻奇书”,前后相续,遥相呼应,构成了一部当代儿童的跨世纪心灵史。


  开儿童文学梦幻现实主义创作先河,推动儿童文学创作


  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在《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出版序言里提到,董宏猷可谓是开启了中国梦幻现实主义文学新形式。《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的奇特构思和独具董氏风格的写作形式也成为儿童文学创作和评论界争相关注的重点。

  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教授、着名儿童文学评论家朱自强评论说,董宏猷的两部梦幻奇书已然打造出了儿童文学创作中绝无仅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他认为鲁迅用来评价《狂人日记》的“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这句话,也可以借用来说明这两部着作的创新性。

  着名文学评论家李朝全特撰文《文学观念的变革和文体的创新——从董宏猷的长篇小说〈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谈开去》探讨该书的文体创新。这是一部奇特的长篇小说,在很大程度上冲击并拓展了传统的长篇小说的文体边界。他还特别提到,近年来长篇小说的结构方式更是新意百出。叙事人称可以变换,故事情节可以跳跃,各种艺术的技巧都可以被嫁接或移用……然而,无论如何光怪陆离地变换身姿和容貌,长篇小说始终保持着某种限定性,那就是各个人物、故事或章节之间的内在黏合力和关联度。黏合度的宽严松紧正好代表着长篇小说这一文体具有极大的张力,而这也是《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的文体特色和文体意义。

  当然,除了结构特色,《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主题的厚重和内容的博大,以及其立足于现实的创作也是各位评论家较为看重的。曹文轩评论说,董宏猷勾勒出的这些梦境虽然有些奇异,却与现实紧密相连,鲜明地反映着孩子们的童年。这些多元化、具有差异性的童年,共同组成了一部反映当今社会中国孩子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的全方位图景。青年儿童文学评论家赵霞则用“群像式写作”来形容此书的创作特点。她在《群像式写作的广度和难度》一文中写道,《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最大的意义在于其以一种非常醒目的方式让人们意识到,当代童年本身是复杂的、多维的。

  李朝全则认为“深扎”是这部作品的一个突出特点。他感叹说,董宏猷像报告文学作家一样走到生活的深处,行走在中国大地上,捕捉素材、捕捉灵感、捕捉诗意和语言。这是真正地用心在写作,而不是坐在书斋里凭空想象出来的。东北师范大学儿童文学教授侯颖也有类似的观点。她在评论文中说道,《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所有的梦都来自于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真人真事的观察和采访,在当下儿童文学创作出版的商业大潮中,这种创作和出版行为无疑属于一种“苦役”。不过其中现实主义的描写和致命的真实性,确是最令人迷醉。


  有梦最美 希望永随


  一部好作品的成功并不仅仅是出版面世,有丰富的内容、独特的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在当下它还取决于其传播的广度。而作为儿童文学作品,能否深入孩子们的心里,给他们带来快乐,让他们终生受益,则是更加重要的衡量标准。《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出版后,儿童文学评论的重镇浙江师范大学和儿童文学研究的后起之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先后举办作品研讨会,对该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行深入的研讨,专家、学者以及各大媒体对此作品均给予高度评价。教师出身的作者董宏猷,在此书出版后,为切身检验自己作品是否接地气,孩子们是否真喜欢,多次走进云南、浙江、湖北、江西等地校园和书店,开展《有梦最美 希望永随》《让梦想插上想象的翅膀》等主题讲座活动,与孩子分享酿梦的过程,分享《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中的梦境,鼓励孩子超越自己,战胜现实困难,为梦想插上想象的翅膀。这些主题讲座与他的新作品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董宏猷所到之处掀起一阵阵快乐阅读的旋风。

  精品的诞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需要出版人和作者独特的眼光和创新理念;它也需要等待,等待瓜熟蒂落,瓜熟蒂落才能结出最美的果实。从《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到《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从20世纪进入21世纪,两部梦幻奇书,纵跨30年,展现的不仅是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和作者董宏猷30年的情缘,更是一种历史的传承、文化的传承,是一个出版社自觉与时代脉动同步“织梦”的硕果,同时也是一个理想主义和专业精神兼具的文化企业以一种“慢出版”、精品出版的方式,向一个以变革和发展为主旋律的伟大时代的致敬。

  着名作家、评论家高洪波以诗点赞这一创作出版的奇观很是有趣:

  三十年间百梦恬,岁月静好人不眠。掀髯再奋耕耘志,两部奇书众口传!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发布时间:2017年6月9日

更多资讯请登录
旧站回顾:广电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