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阅读 > 出版精品 > 书摘
《时光邮差》:老读书的怀念
2016-01-28   来源:      [ ]

陈冠学


时光邮差

《时光邮差》陈冠学 着 中信出版社 2013.10


  读了一辈子的书,自髫龄读到黄发,不能不算是老读书。只是非出身书香门第,直到己身方才购得几本书,都是些极其寻常的本子,所谓珍本岂敢奢望?手头偶尔购得康梁戊戌维新之年刊印的一二部经书,及日本文政年间刻的蚕纸本,侪辈同为农家子的,便欣羡不置。到底是农家子弟,只能到此。但是像那宋本元本,固然是稀世之宝,在校勘学上有着无上的价值,却拱璧般,不可触摸,论读书,可以说毫无价值。倒是一般勘校精良,校对仔细的清版,反较实用。而入民国以来,西式书代替了老线装书,更形便利,且更丰富。

  记得一九五二年,负笈省垣(台北),就读师院,一两天就从和平东路到重庆南路往复走一趟。回宿舍来,或挟了几本新书。所谓新书,那是以前在大陆出的书,有的是一九三几年版,大部分是一九四七年版,也有一些是一九四九年版。那些书都有朴质的外表。封面上只有书名,作者、出版者名,寥寥几个字,很少有插画,彩色套印更是没有的事,也没有塑料打面,更没有塑料套。封面纸大抵是种较精制较厚的印书纸,和掌心、手指直接接触,有种亲切感。书内纸大体是种不白不黄,蓬松而轻,不反光,专为配合眼光而设的地道印书纸,看来极其舒适,久看不倦,在任何光源光度下都可读,实在设计得很好的纸质。至于字体更合人意,有的朴质可爱,有的厚重信实,有的秀丽光艳,有的严整有威,各种字体各具有其特殊的风格,每个字都各自有其独特的个性。字号一般是五号的普遍,也有用四号的。字大很省眼力,四十以上老花眼,也不必戴眼镜。书本打开来有种特殊的书香味,而且跟酒一样,越陈越香,怪不得有“书香门第”的成语。大概这种民初以来朴质的西式中籍,是承袭老线装书的传统下来的,才能有这么多的好处。

  老线装书,起源五代,到北宋而臻完美,无论用纸、规版、书写,都是集第一流的手工;其用纸之朴质且不用说,尤其书写,一定要出于第一流的美书法家。自后元版、明版、清版,字体上虽渐趋于工整,仍旧都是精心的创作。民国以来(或清末以来)的活字字体和用纸,就是承袭了这个传统下来,故西式书仍具老线装书的风格,那么的宜人意。可是这一批书,书店里存货极有限,只有卖出去的,没有印出来的,因此不到三四年工夫都卖光了,于是便有了台湾印的书补上来应市。

  起初台版书活字和用纸,还是旧存货,印出来的书大体上还接近大陆版。但是纸张存货极有限,于是台湾新制纸不得不开始应市。台制印书纸,纸质色泽远不及大陆版用的纸,色泽过分趋向灰色,纸质有点儿像木造纸。起初在书店里看到这一批新书,很觉不习惯。光是外表就差得多,像书脊的棱角线便过分坚硬,不像老书的柔和。改买这样的新书,对读惯了老书的人,起初是件痛苦的事。于是开始使人怀念起老书来。乡镇书店成了搜求老书的唯一所望,像花莲、台东都是好目标;在高雄无意中发现一家书店,叫黎明书店的,小小的店面,在偏僻的角落里,果然给我发现了不少开明版的老书。乡镇搜光之后,怀念变得更殷切,就转向旧书摊。这里出奇地,只要勤跑,总有收获。接着一种东洋风吹袭过来,台版书又有了更大的改变,老读书客的怀念因之更深。

  一九五六年以后,日本新字模像一阵飓风淹袭全台,所有旧字模没有几年工夫全部被淘汰。出版物一式是日本新字体。这种新字体,十足的是现代机械文明的模式,看了没有一点儿美感。每个字都套在横直行的横直线上而被刻成,任一竖画任一横画都受横直线的统制,一个字像一个兵卒,没有个性地排列在大部队里,一律看齐,只具字形而已,谈不上字的生命、风格:并且字画细如蚊脚,很费眼力。显然的,字工是出生在极端机械文明下,看惯了钢铁筋骨的造设,大者如铁塔,小者如书架,于是他们也把文字看成一种迷你的钢筋构成,越细越省材料,因为钢铁坚固,无须粗大。他们缺乏对文字书写的素养,比起宋版的美书法家,简直可说是文盲。拿这样的机械工匠来刻铸文字,实在是太虚妄了。文星书店的新刊雷厉风行,可为当时的代表。但是真正的老读书,望之只有兴叹,感到悲哀。自后日本新钢筋字风行全台,要找一家旧字体的排字厂或印刷厂而不可得,那为众美所注的老字体,在台湾是真的绝灭了。

  在老字模被毁铸成新字模之后,旧大陆版的影印书,成了老读书们唯一可买可读的书,如新兴书局影印的翻译世界文学名着,前时未被看重的,也成了奇货。可惜影印商只肯制一次版,一版数十刷,弄得除了初刷,二刷、三刷以下都不能读(刷字台湾的生意人都冒用版字以欺购买人)。到现在一般影印书都是一版几十刷,已不能买不能读了。

  然而每况愈下,到了近十年,连那些钢筋活字版都很可贵了。另一种更糟的电打平版书已取代了它。活字版再坏总是活字印刷,有实感力感重感,字字吃入纸里,像嵌了进去似的四平八稳。可是电打平版印刷,则每个字只是可怜地被轻轻抹在纸面上,好似只要书页一振,就会被弹掉似的浮浅。本来这种电打平版是为画刊而设的,以图画为主,文字为从,文字少之又少,自然无妨,如今用来印数万数十万字的字书,它的缺点就毫无遮掩地暴露出来了。并且电打字体,比那钢筋活字还更钢筋,实在令人不堪入目。其中印得还可寓目的,是中文版《读者文摘》,可是还是图文参半,不是全部文字的书,并且它的文字仍然比不上钢筋活字,可知电打平版的短处。此时电打平版书正大行其道,连堂堂商务印书馆的古籍今注今译都采用此道,所出的书,简直见不得人!这里可看出该馆上上下下的人是不看本馆新出的书的,否则他们先就受不了,不至拿这种印刷品来糟蹋别人。

  另外随着钢筋字的风行,在用纸上也有着同样的没落。这个可以志文出版社的新潮文库为代表。那时台湾一窝蜂地以木造纸代替印书纸。此纸坚实光面,白而反光,是最不足取的用纸。当时看情势以为自此无望了,没想到仙人掌出版社出来举义旗,于是又一窝蜂地用印书纸。此时所以又一窝蜂地反正,是大康厂出了一种极漂亮的印书纸之故。台湾近年来,风气浮华,只爱漂亮,不重实用,书本的整个趋势,就是这种风气的反映。不过大康纸虽救了书本的没落,还是比不上老书所用地道印书纸的朴实。纸质近于木造,略有光面,色泽过黄。这是大康纸的缺点,可也正是它所以漂亮的因素。

  书本的演变会一直没落下去,还是会幡然回归,谁也不能预料。也许将来电视、电影、纪录片和画刊,会取代书本的功能,到那时一般书本将成了历史的陈迹,怀念的当不止是老读书客了。


来源:《书摘》2014年02期

更多资讯请登录
旧站回顾:广电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