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阅读 > 出版精品 > 经典重读
《资本论》:追寻“学术马克思”
2017-07-12   来源:      [ ]

5.剥削客观存在论

  在现有学术语境中,马克思的剥削客观存在论是纯政治经济学命题,以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剥削客观存在论的三段论形式着称于世。在马克思原生态语境中,剥削客观存在论是哲学与政治经济学有机统一的命题,哲学是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是这种理论基础的演化结果和论证。与政治经济学三段论本质地联系在一起的是哲学三段论:劳动哲学本体论——劳动创造世界论——劳动价值论。强化前者,忽视后者,与马克思原生态语境不一致。

  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层面从三个角度论证剥削客观存在论:一是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的区分;二是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区分;三是作为商品的产品价值构成区分。三个角度的论证解答了如下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之生存、舒适和奢侈所需的商品来自何处?在法权意义上商品归谁所有?商品所有权的真正拥有者是谁?马克思告诉我们,商品源自雇佣劳动者的劳动,没有这样的劳动就不会有商品;无商品前提下,人的需要无法满足。客观事实残酷悖理,资本家是法权意义的商品所有者。创造者没有对创造物的所有权,非创造者拥有所有权。相对于资本家而言,这是剥削;相对于劳动者而言,这是被剥削。

  在《圣经·创世纪》中,上帝经过一周的辛勤劳作创造世界,上帝拥有世界天经地义。此为神话故事,但故事背后思维结构的意义深远重大。在洛克看来,谁劳动,谁便赋予自然(对象)以价值,劳动者拥有价值顺理成章且具有神圣性,因为人之劳动是上帝的旨意。在日常生活中,种瓜者得瓜,种豆者得豆,是渗入人们骨髓的常识。神话、理论和常识基于客观事实而来,人不吃饭会饿死,不穿衣会冻死,食、衣皆是劳动成果。马克思把这些思想资源和事实凝炼为哲学理论,作为商品的产品是“人化的自然界”,这样的“自然界”是劳动的结果。与人无关的“自然界”是无,即相对于人而言不存在。哲学逻辑无懈可击,政治经济学语境的事实胜于雄辩,二者结合为一,剥削客观存在论成一家之言。

  作为一家之言的剥削客观存在论让资本家和资产阶级经济家满腔愤怒,历来是资产阶级经济学攻击的焦点。原因不难理解,剥削客观存在论揭破了资本主义生产制度的秘密,资本家靠剥削劳动者致富的事实被确定下来。基于此,《资本论》始终被赞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也就好理解了。

  6.私有财产掠夺论

  资产阶级的法律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资产阶级经济学尽一切可能地论证这一根本性制度规定,路径有二。一是起源意义的道德性论证。社会中有两种人,一种人勤劳且节俭,因此积攒下可用作资本的私有财产;另一种人生来懒惰和挥霍,成为无产者且被他人驭使是必然结局。此种论证暗藏道德攻击性,私有财产拥有者道德高尚,无私有财产的雇佣劳动者道德卑下。二是领域性论证。私有财产源自平等交换,交换前提是交换主体各自的独立和自由。劳动力市场中货币资本与劳动力的交换可为例证。

  马克思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揭露这一规定及资产阶级经济学论证的虚假性,建立在历史学、法学、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论证基础上的结论出现于人们面前:私有财产是掠夺的结果。

  在资本的社会历史起源意义上,私有财产的获得是血腥的暴力掠夺过程,马克思对此有言辞激烈的论述:“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在资本原始积累中,“对直接生产者的剥夺,是用最残酷无情的野蛮手段,在最下流、最龌龊、最卑鄙和最可恶的贪欲的驱使下完成的。”让资产阶级学者头痛又无奈的是,这种结论绝非价值立场左右的情绪化产物,而是实证性历史研究的结果。《资本论》第一卷中《所谓原始积累》章列举的事实,直到现在还没有哪一个资产阶级学者斗胆直面这些事实向马克思讨说法。

  领域性论证是资产阶级经济学不愿被揭破的秘密,私有财产的掠夺性起源被掩藏起来,马克思让这一秘密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从亚当·斯密开始,资产阶级经济学始终在三个三位一体的公式中讨生活:资本——土地——劳动;资本家——地主——劳动者;利润——地租——工资。静态的要素性存在作为前提不可更动,平等、独立和自由的交换使交换主体各得其所,资本家得利润,地主得地租,劳动者得工资。马克思认为,这种交换具有“法律合理性”,资产阶级法律就是这样规定的;但不具有“经济合理性”,因为所谓平等的交换以真正不平等的交换为目的。不平等不公正的发生之处不在交换领域而在生产领域,这是资本家和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秘密所在。劳动力市场中货币资本与劳动力交换过程结束之后,劳动力的使用权归资本家所有。马克思在描述这一瞬间时说:“我们的剧中人的面貌已经起了某些变化。原来的货币占有者作为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占有者作为他的工人,尾随其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资本家的“笑容满面”理由充分。在劳动力价值使用即雇佣劳动者的劳动过程中,先后创造出两个价值。一个是与工资等值的价值,马克思称其为“必要劳动”,另一个是超过“必要劳动”的价值,马克思称其为“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在劳动力市场的交换中不存在,因为它还没有被劳动者创造出来。现在真正的问题出现了: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归谁所有?资产阶级的法律规定是归资本家所有。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在劳动力市场进行的所谓平等的交换在生产领域发生了“奇异”的“辩证转化”,无偿占有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是资本家的“天然权利”,劳动者无偿奉献自己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在劫难逃的义务。

  政治经济学分析与法哲学分析的有机统一使作为资本的私有财产的本质显现出来,受法律保护是外在表现形式,对雇佣劳动者劳动成果的掠夺才是真相所在。

  7.造反有理论

  劳动哲学本体论的理论结果之一是劳动者主权论。用这一标准衡量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经济基础的社会,结果是劳动异化论、剥削客观存在论和私有财产掠夺论。这说明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合理的社会。如何把不合理的社会改造成为合理的社会?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用如下经典表述回答问题:“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在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的表述相对简单,“剥夺剥夺者”。

  19世纪70年代后,马克思的观点开始变化。巴黎公社失败后不久他说,英国工人阶级通过合法手段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起义就是发疯”。稍后又认为,英国和美国,或许还有荷兰,可以通过和平手段改造资本主义社会。恩格斯晚年顺着马克思的思路继续前进,写了两个极为重要的文献。一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新版序言,在梳理资本主义经济变化轨迹的同时,提出了长期被忽略的诚信经济规律论的伟大思想。这可视为恩格斯的经济学遗嘱。直到现在,当商业不诚信事件发生时,人们惯常于在伦理道德层面发议论,仍然没有认识到诚信是经济规律。二是为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撰写长篇导言,这可视为恩格斯的政治学遗嘱。其中两则论述催人深思:“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我们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世界历史的讽刺把一切都颠倒了过来。我们是‘革命者’‘颠覆者’,但是我们用合法手段却比用不合法手段和用颠覆的办法获得的成就多得多。”恩格斯根据19世纪90年代早期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斗争情况提出自己的观点,与马克思相比或有过头之处,因为马克思在“起义就是发疯”的话之后接着说,“在法国,迫害性的法律成百上千,阶级对立你死我活,这使得社会战争这种暴力解决办法成为不可避免”。但是,他们共同性的立场清晰可辨。其一,把不合理的社会改造成为合理的社会,唯一途径是劳动者的造反。其二,造反的形式不是一种(暴力革命),而是两种(暴力革命和合法斗争)。其三,造反形式依客观的社会历史情势而定,社会历史情势变化决定造反形式的变化。其四,造反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政权,更重要者是改变劳动者的命运,实质是劳动者的解放,目标是劳动者“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

  依据上述事实作出如下结论不能被认为是唐突之举。第一,马克思恩格斯绝对不是伯恩施坦意义的“修正主义”者,但观点出现前后对比的历史性变化是客观事实。第二,观点变化依社会历史情势的变化而来,这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说明,资本主义制度有弹性,用恩格斯的话说是“具有很大的扩展能力”,它会依社会历史情势的变化而在有限范围内校正和调整自己。恩格斯给出的例证是,1845年及以前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到1892年时“在很多方面都已成过去”,“大工业企业从表面上看来也变得讲道德了”。第三,制度弹性大小与造反形式的选择之间有必然联系。制度刚性逼迫出暴力革命的造反形式,制度弹性大则会使劳动者的造反以相对温和的形式进行。第四,从一个角度看,马克思的理论是造反理论;从另一角度看,马克思的理论是社会“疾病”(弊端)的“诊断”理论。人一生会得病因而会看医生,社会亦然。社会要和谐运转,就需要马克思的理论发挥社会“疾病”的“诊断”功能,功能的学理性叫法是社会批判。

  8.结语

  学术马克思的思想逻辑已如上述。文中六论的核心是劳动哲学本体论,其他五论是这一哲学本体论不同方向和层面的逻辑延伸。笔者无意妄说六个观点与马克思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等值关系,但说它们是笔者理解这一思想体系的心智结晶符合实际。责我、怪我和罪我是读者的天然权利,相应义务是讲出理由。理由在马克思文献中。阅读文献,一窥其前无古人、有无来者另当别论的大家风采,是笔者撰写本文的目的所在。


来源:中华读书报  发布时间:2017年7月5日

< 1 2 >   跳转 页     共2页   第 2 页
更多资讯请登录
旧站回顾:广电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