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通知公示
关于编辑出版《中国扫黄打非年鉴(2006年卷)》的补充通知
2006-12-04   来源:      [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各成员单位:
  2006年8月21日,我办下发了《关于编辑出版〈中国扫黄打非年鉴〉的通知》(扫黄打非办[2006]34号),对《中国扫黄打非年鉴(2006年卷)》(以下简称《年鉴》)有关编写、组稿工作做了规定。《通知》发出后,各省(区、市)“扫黄打非”办十分重视,均按照要求确定上报了《年鉴》的编委和联络员名单,一些省还对《年鉴》栏目设置、编写要求提出了建议。根据大家的情况反馈和“扫黄打非”工作实际,我办对《年鉴》栏目安排、组稿撰写要求等做了部分调整,现将有关事项做一补充通知。凡与原《通知》(扫黄打非办[2006]34号)规定有出入的,以本通知要求为准。
  一、编委会组成
  《年鉴》由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柳斌杰同志任主编,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李宝中同志任副主编,编委会成员由各省(区、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和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担任。《年鉴》编辑部设在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各省(区、市)“扫黄打非”办和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各成员单位均设一名《年鉴》通讯联络员负责具体工作。
  二、材料报送程序
  各地、各部门要按照“谁提供谁负责”原则报送材料。所报材料是否公开发表均可,但未解密材料一律不得收录。各省(区、市)材料要经该省(区、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审核,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成员单位材料要经主管领导审核。
  三、组稿内容及收稿日程安排
  《年鉴》将于2007年5月由中央编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为保证《年鉴》及时出版,请各省(区、市)“扫黄打非”办和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成员单位严格按照组稿、收稿要求,做好出版工作。
  (一)本省(区、市)党委、政府领导同志和“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同志2006年度涉及“扫黄打非”工作的讲话、文章摘要及重要批示、指示。
  共5篇,每篇2千字左右,计1万字。(12月15日前收3篇,2007年1月15日截稿)
  (二)本省(区、市)2006年度工作总结。
  1篇,3千字以内。(2007年1月15日截稿)
  (三)本省(区、市)1989—2005年度工作回顾。
  1篇,3千字左右。(12月15日截稿)
  (四)本省(区、市)2006年度“扫黄打非”大事记。
  1篇,条目式,2—3千字。(2007年1月15日截稿)
  (五)本省(区、市)2006年度“扫黄打非”大案要案材料(案件查处情况,典型案件及分析)。
  1篇,5千字以内。(2007年1月10日截稿)
  (六)本省(区、市)“扫黄打非”工作创新经验(可以不限于2006年度)。
  篇数不限,每篇2千字左右。(2007年1月15日截稿)
  (七)本省(区、市)2006年度党委、政府、“扫黄打非”工作部门评选的与“扫黄打非”工作有关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办案有功集体、有功个人等先进事迹。
  篇数不限,每篇2千字以内。(2007年2月10日截稿)
  (八)本省(区、市)“扫黄打非”的理论研讨文章。
  2篇,每篇提供2千字以内的内容提要,并附作者的通讯地址、联络方式。如果公开发表过,请注明发表的报刊和时间。材料不限于2006年度。(12月30号截稿)
  (九)本省(区、市)2006年度“扫黄打非”工作成果统计表。
  1篇。格式参照“扫黄打非”工作成果月报统计表。(2007年1月15日截稿)
  (十)本省(区、市)“扫黄打非”办机构名录。
  副省级中心城市以上。请注明机构名称、地址、电话、传真、邮编、举报电话、电子邮箱。(12月15日截稿)
  (十一)本省(区、市)2006年度“扫黄打非”工作的图片。
  10张,JPEG图像格式。其中要必保省委、省政府及“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同志参加“扫黄打非”相关工作的图片。(2007年1月15日截稿)
  (十二)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成员单位2006年“扫黄打非”工作综述。
  1篇,字数3千字以内。图片,2张。(2007年1月15日截稿)
  四、《年鉴》报送方式
  各省(区、市)“扫黄打非”办,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各成员单位可通过邮寄、电子邮件或传真的方式,将材料报送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所有稿件均需交电子稿存档。
  通信地址:北京东四南大街85号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中国扫黄打非年鉴》编辑部
  邮    编:100703

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
二〇〇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更多资讯请登录
旧站回顾:广电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