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阅读 > 引航阅读 > 人物
“宁国府门口的石狮子”
——同时代人眼里的陈寅恪
2017-07-25   来源:      [ ]

刘克敌


  陈寅恪以一留学生却未有任何学位之身份,能够被清华国学院聘为教授。成为“四大导师”之一,既与当时清华校方的开明大度和吴宓等人的极力推荐有关,也和当时国内学术界对陈寅恪之学术水平已有比较一致的认可有关。

  作为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当时人们称国学院的教授为“导师”)之一的陈寅恪,在1925年被清华聘任之时,其实还在德国留学。他留学欧美多年,既没有获得什么博士硕士学位,也没有发表什么有重大影响的论着——至今我们看到的陈寅恪最早发表之具有学术意义的论文,不过是1923年刊登在《学衡》上的《与妹书》(节选),寥寥数百字而已。而彼时其他三位导师的学术声望及成就,却都远超陈寅恪。其中梁启超自不必说,仅凭他和康有为的师生关系以及戊戌变法的重要策划与参与者身份,就足以获得中国知识界的认可和尊重,至于其学术成就虽然也很出色,却只是锦上添花,因为人们对他的认可已不需要他再做什么。王国维虽然算是梁启超的后辈,也没有梁启超的显赫政治功绩,但确是凭借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术成就,赢得当时学术界的高度赞誉——《人间词话》《宋元戏剧考》《流沙坠简》等皇皇巨着,随便哪一部都是中国学术史上的奠基之作,都可以保证王国维跻身于20世纪中国学术界第一流学者之列。至于赵元任,虽然年龄比陈寅恪还小两岁,却是不折不扣的大“学霸”,不仅自小学习成就优异,学术兴趣广泛,而且当陈寅恪1918底赴美国哈佛大学留学时,他已经获得哈佛的博士学位,并经常获得奖学金,在当时中国留学生中算是知名人士。次年即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任教,后又回清华大学任教——这样至少在学历和资历上大大优于陈寅恪。事实上后来陈寅恪到清华后,由于名气不大和治学领域及研究方向过于专门冷僻,愿意接受其指导的学生很少。同时他的成果当时也没有大量问世,自然不易引起人们关注。因此陈寅恪就任清华之后两年间,较之其他几位导师一直算是默默无闻。直到1927年王国维自杀以及之后梁启超患病去世,陈寅恪才被推到前台位置,成为国学院的中坚人物。

  那么当初陈寅恪为何还能被清华聘任呢?这自然和他一生最好的朋友吴宓坚持不懈的大力推荐有关,因彼时吴宓正负责清华国学院的筹备工作。至于在学术界一直流传甚广的所谓梁启超向清华校方推荐陈寅恪的说法,有人考证只是一个传说。姑且把这个传说录在下面:

  (民国)十五年春,梁先生(向曹云祥)推荐陈寅恪先生。曹问:他是哪一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也不是学士。曹又问:他有没有着作?梁答:也没有着作。曹说:他既不是博士,又没有着作,这就难了。梁先生生气了,说:我梁某人也没有博士学位,着作可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好吧,你不请,就让他在国外吧。接着梁先生提到了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几位名教授对陈先生的推誉。曹一听,既然外国人都推崇,就请。

  这是陈哲三的《陈寅恪先生轶事及其着作》其中一段,原文载入《谈陈寅恪》一书,最早由台湾的传记文学出版社于1978年出版。至于具体的文字表述,还有一些版本,但意思都大同小异。显而易见,原作者陈哲三也是作为逸闻趣事记录下来,并未肯定这就是事实,只是后来大家转相引述,慢慢就信以为真了。其实真正对推荐陈寅恪起到关键作用的,应该是吴宓。吴宓早在陈寅恪1919年赴美留学时就与陈寅恪结识,而且很快就认定陈寅恪是最博学之人,是中国学术发展的希望,从此与陈保持了持续一生的“亦师亦友”关系,这从吴宓日记中可以找到很多记录。不过,尽管吴宓的推荐确实给力,也还是需要陈寅恪有被推荐的资本。既然没有显赫的学术成就和资历,那么陈寅恪能够被推荐的唯一理由就是“口碑”,即当时中国留学生界和国内学术界对他近乎一致的口头赞誉。

  先看吴宓对推荐陈寅恪一事的回忆。据卞僧慧先生的《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当时清华国学院已经聘定梁、王、赵三位教授,吴宓又向校方推荐陈寅恪。当时任教务长的张彭春认为陈寅恪留学多年,学问也好,但一无学位二无着作,不符合聘任教授条件,不同意聘请。吴宓则极力为陈寅恪辩护,其中就提到陈寅恪在《学衡》发表的那一篇《与妹书》。吴宓说虽然该文仅数百字,却“已足见其学问之广而深,识解之高而远。学校为已聘定三教授,为院荐贤,职责所在,安能荐一人而尚不得。”但无论怎样推荐,事情还是暂时搁置下来。但吴宓并不甘心,就趁一次宴会机会,直接向校长曹云祥推荐陈寅恪,甚至不惜以他个人的去留相争,曹云祥才同意聘任。吴宓当即用铅笔拟一电报,让曹云祥签字后发出。不料陈寅恪收到电报后,并未同意立刻就职,说还要在国外继续研究两年,并提出让清华采购必要的图书资料。吴宓怕此事夜长梦多,对陈寅恪多少有些埋怨,在其日记中有“陈寅恪复信来。(一)须多购书;(二)家务,不即就聘。……介绍陈来,费尽气力,而犹迟疑,难哉”的文字。不过吴宓还是说服校方同意陈寅恪可以不马上应聘的要求,给他预支两千元的薪金,而且还让校方给陈寅恪汇去购书款两千元,可见吴宓对陈寅恪到清华之事,确实是竭尽全力。而他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认为陈寅恪值得如此,当得起国学院“四大导师”的名头。如今看来,吴宓称得上是陈寅恪的伯乐,仅凭他大力推荐陈寅恪入清华国学院一点,就已经成就斐然。

  

< 1 2 3 4 >   跳转 页     共4页   第 1 页
更多资讯请登录
旧站回顾:广电 出版